【觀後感】Grant Sanderson (3Blue1Brown) - Past, Present, & Future of Mathematics

這是 Dwarkesh Patel 幾個月前對 Grant Sanderson (3Blue1Brown) 的訪談。一如既往,訪談觸及的題目很多元,這裡就只挑其中最有感的部分來講。

在談到到數學家的存在價值時,一個常見的說法是,雖然數學家在大學與研究所所學的數學,對社會或說工作幾乎毫無幫助,但過程中累積的「解決問題的技巧」擁有非常高的泛用性。而有鑑於數學系一個年級最終能走上學術之路(研究數學本身)的人相當稀少,大部分的數學系畢業生最後勢必會四散在社會各處,或多或少的應用他們所學,比如資工/數據科學也許是大宗。這個論點也常見於對物理學家價值的討論。

所以主持人 Dwarkesh Patel 問的問題是:
那在理想的情況下,如何分配這些數學系畢業生進入各種業界,比如運輸、物流、製造等等,才能最大化他們的價值呢?

Grant Sanderson 表示他也不知道,但他重新用他的方式複述了這個問題,大意如下:

當你愛上數學,或是其他類似的技術性學科,你在大學的學習歷程,往往都是一種師徒型的、以成為該領域的研究者為目標的形式。即使大家都知道,大部分的學生最終並不會留在學術圈。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因為教導你的教授們往往就是走過了這段學術之路的研究者,你很難不受影響。

當我去各個學校給演講的時候,我會遇到一些有看我影片的學生來打招呼。
他們會說:『Hey Grant,你的影片真是深具啟發性,正是因為看了你的影片我才決定走上研究之路去唸研究所。』
此時我會想,雖然我不覺得應該完全歸功於我,但有這樣的影響力是件好事。然而腦海中彷彿還有個警鈴在問自己:我真的希望這樣嗎?讓更多人想念數學博班真的是正確的嗎?一方面,我毫無疑問希望有更多人認定自己是喜歡數學的人,這很好。但以目前來說,這些人幾乎勢必會往傳統的數學學術方向走,或是走向經濟、資工、數據科學等領域。因此,這些領域往往人才配置過度(over allocation of talent)。


Grant 和 Dwarkesh 後面來有一長串討論,但我覺得單就這段對話,點出了我們對「熱愛某個學科」和「走向學術之路」之間做的一種不假思索但其實並非必然的連結。

當下社會中有兩種聲音常可以被聽到:
一方面,我們總覺得人們不夠重視基礎科學。以整個社會為基數的話,對基礎科學或是知識有愛的人太少。但與此同時,在學術圈之內卻面臨的是對知識有愛的人太多。一般意義上的好工作 ── 即穩定教職的數量遠遠供不應求的困境。

於是現實情況是,在經過 N 年中學教育的篩選,大學課堂中也許聚集了一批對知識有熱忱的年輕人。但在經過專題、碩班、博班、博後一路的激烈競爭之後,其中的多數人卻勢必不會留在學圈內。有如在攀登一座高峰,但旅途中你的同伴會一個個殞落。而還在路上的人,總害怕著自己「失敗」之後就要放下對知識的熱愛,「還俗」到塵世中找個工作養活自己,與曾經追逐知識的自己再無關係。

雖然並不全面,但我想上述的圖像,相當程度地描述了許多熱愛知識的基礎科學研究生的心境。人們總是一方面焦慮地抱怨著研究真是狗屁,一方面又艱難的追逐著學術之路前方某種崇高的東西。

顯然地,這是個很大的主題。學術研究是否真的崇高?對學術工作者的待遇是否合理?大學是否應該以培育學術工作者的方式培育學生?現行學生→教授這個刷二十年副本般的制度是否合理?短視近利的社會風氣如何改善?隨便選幾個議題正反展開都講不完。

但其中一個重要的方向是,我們不應該下意識地把「熱愛某個學科」和「走向學術之路」之間完全綁死在一起。

你愛物理,不代表你的生涯就一定得往物理學家的方向走。挑戰學術之路沒有成功,也不代表你從此失去熱愛物理的權利。在多數的領域中,學術圈無疑是一群最頂尖的人開拓人類知識疆界的最前線,但學術圈不應該是熱愛知識的人唯一的歸屬,學術圈也容不下所有熱愛知識的人。

我會說我們應該要試著跟所有的學生傳達類似的觀念,不要讓無數人不假思索一股腦兒的往學術圈衝,也不應該讓「離開學術之路」這件事澆熄人們對知識的熱情。對學圈內,減少因為失敗而被拋下的焦慮,可以讓人們更專注於知識本身的良性追求。對學圈外,這些遠超現實應用的抽象知識也許五年、十年內都用不著,但難保不會幫助你在十五二十年後理解高速變化的世界。Joma Tech 2021 年的短片〈why you NEED math for programming〉就很好的展現了這種思想。即使真的完全用不上,至少你仍是那個熱愛知識的自己。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