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飢餓驅動的學習

林彥興


小知識:全國大學天文社聯盟的重度參與者中,來自小社的比例相當的高。即「總小社核心參與者/總核心參與者」這個比值顯著的大於「總小社社員數/總社員數」。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包括各個大學不同的社團風氣、社員背景組成等等,但有一個常被提到的觀點是,正因為小社的人曾切身體會過那種社團經營困難的恐懼,所以更有機會願意挺身而出,繼續以聯盟的身分向其他位於類似處境的人伸出援手。換言之,某些程度上反直覺地,這個曾經飢餓的經驗能成為人持續向前的動力,影響人的......也許不一定是一生吧,但可以是很長的一段時間。

與之類似的,幾個月前我在跟天文所的同學們吃飯的時候提到,這種「飢餓驅動」同樣適用於學習上。以我個人來說,我在國中的時候就已經基本看遍書架上找得到的物理科普,什麼《T-shirt 上的宇宙》、《探索時間之謎》、《大設計》等如數家珍。現在想來,我的很多物理圖像應該都是當時建立的。但我一直缺乏足夠的數學能力,去跟上我記下的物理「事實」,所以看到後來明顯感受到自己的認知停滯不前:如果數學能力沒有跟上,那我就永遠都不可能真的了解這些物理,只能止步於模稜兩可的曖昧狀態。

也許你會問,為什麼不像自學物理一樣自學數學呢?誒,因為學不會,或者不會學。當時不會,現在其實也不太會,我就爛嘿嘿。總之呢,對於物理,從國中後段到高中我都一直處於一個看得到吃不到的飢餓狀態。

要一直到大學,當我受情勢所逼學會了基本的微積分、線性代數之後,我才終於有足夠的工具去把我過去讀過的物理事實,一個一個的用數學串在一起。在普通天文學這門課上,這種感受尤其深刻。而這正是我在必修課們讀得稀巴爛的同時,仍能保持高度學習熱忱的原因之一。因為學這些東西彌補了過去數年的飢餓感,一種餓了好久終於可以吃東西了的感覺。

學會微積分、線代,讓我能處理過去不會處理的方程;學會寫程式,讓我也能自己做出以前看到那些酷酷的模擬。這些課程中的知識是我為了畢業必須要學會的東西沒錯,但它們更有賦予我「探索與理解世界的能力」的功能。因此即便成績一坨爛泥,我仍自認比多數台灣學生更能認同這些課程的價值。

近幾年(其實也不是近幾年,仔細想想我大一就有回去帶培訓了)在擔任學長或是師長的角色時,自然也會下意識地想要把自己的經驗套用在後進身上,但就會發現這個飢餓感的生命經驗非常難以複製。

其他類型的經驗,比如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開場(e.g. 天文社第一堂社課用華麗的演講和投影片拉人入坑),或是一系列逐階而升的成功經驗(e.g. 幫助幹部完成一年間大大小小的活動),雖然說需要拿捏挑戰的難度(e.g. 學長姊不能把事情都做完,但也不該什麼經驗都不傳承),但整體來說還算是可以在一兩年內精心設計出一套流程來賦予後進。

但是想要製造飢餓感,你先是需要引起人在某方面的強烈興趣,又需要一大段時間一方面設法阻止他在這個方向上前進,一方面又不能讓這個興趣衰退。也許除了家長之外,其他的角色(學長姐、老師等)真的很難做到這點。即便是家長,刻意這樣搞恐怕也是搞砸的狀況居多。換言之,這種生命經驗也許相當的可遇不可求。

身為學長姊或師長的另一個難點是,你希望學生感受到飢餓,希望他們可以擁有自發向前的動力,且你知道用力塞給他們資源只會讓它們反胃想吐。但與此同時,不給他們資源又會讓他們跟不上同儕中正在努力的那批人的能力,演變成他們也許資質不輸,卻因為只看得到同儕比較厲害而退縮,因為無謂的自卑而失去機會。

行文至此也不知道後面要寫些什麼。這種飢餓驅動的學習動力常見嗎?它健康嗎?我們應該要試圖製造這種生命經驗嗎?目前沒有明確的想法,就先這樣吧_(:3」z)_。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