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給 presenter 的建議

昨天在讀書會的群組,針對目前遇到的一些問題發了一些建議。
後來想想這些建議似乎也適用於很多高中、大學或研究所的場合,於是想想決定稍微擴寫後公開的發出來。

前情提要,可能不少人知道 2018 年擔任教學長期間,我在清大天文社建立了天文物理讀書會。2019 年時受中研院天文所 Galread 的影響,正式將其取名為 AstroRead,並一路延續至今。自 2019 以來,讀書會的形式基本上就是一週找一個晚上(通常是禮拜二),讓一個大二以上的學長姐擔任導讀人,針對天文物理中的其中一個主題(比如恆星形成、恆星演化、超新星、黑洞之類的)做一個...... well 原則上一個小時左右的 talk。某種程度上其實有點像超緊緻版的天文物理導論。

但最近幾年遇到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似乎)越來越難讓低年級(大二或大三)的成員願意擔任導讀人的角色,感覺大家都怕得要死,怕內容不夠深、怕內容不夠正確,諸如此類的,講個讀書會一副天要塌下來一樣。這背後當然有很多原因,比如學長姐朱玉在前讓學弟妹壓力山大(這點我跟葉勇陞可能要負大半責任?)之類的。但我覺得更根本的原因,是學弟妹,乃至台灣學生,看待這種事情的角度有些偏差。

於是我說:



我想給最近正在準備,或是之後要準備讀書會的學弟妹一點建議。

我「感覺」各位在準備讀書會的課程的時候,似乎稍微有點搞錯了方向。大家太執著於把課程內容的「難度」拉到你們印象中學長姐的水平,好像這樣才夠格在讀書會講或甚麼的。結果發現自己永遠沒有足夠的時間準備,而容易講得 2266。

但這個目標其實是既不合理也不現實的。首先,我們年紀差這麼多歲,全心念天文的時數差異更大,怎麼可能光是幾週內準備一場讀書會就追得上。能第一次講讀書會就跟上難度的人,通常是他本來就有那個程度,而不是在短時間內硬 K 出來的。再者,即使你講得很多很深,學長姐印象深刻,大一的學弟妹聽不懂那也是白搭。

大家要記得,讀書會大家要 impress 的對象不是學長姊,而是那些大一的學弟妹們,他們才是目標客群,不是我們這些老屁股。用好的 presentation 拉住這些新人,這個組織才會有未來。

因此你們要做的是,在自己(和學弟妹)能夠負荷的深度和廣度範圍內,把那個主題的發展脈絡、物理原理、應用方法這些東西,用邏輯流暢、清晰明瞭的方式表達出來。不求什麼都講,因為講不完;不求太有深度,因為聽不懂。

而在你準備這樣的 presentation 的過程中,自然會發現你過去所建立的知識系統中存在的漏洞。而為了補上這些漏洞,你自然會去搞清楚更多東西,從而有所成長。先把這些基本的做好了,再去想是不是可以塞一些更「有趣」的東西。

事實上,同個主題,同個深度,總可以用無數種不同的切入點或脈絡去講述。找到一個好的脈絡,也同樣是一件很 impressive 的事。因為只有你對這個題目足夠理解,才能夠找到創新和流暢的方式去把所有元素串起來。

稍微往大一點的尺度上說,很多人想要講一個好的 talk 的時候,眼中看的是上一個給了好 talk 的人。但那些給了好 talk 的人,眼中看的是往往台下的觀眾。



這個哲學不僅是讀書會,在社課、課堂報告、group meeting 乃至 seminar/colloquium 等更正式的學術場合一樣適用。用老闆 Karen 的話說:「It’s not about how much you emit, but how much they absorb.」。你在台上的語調、手勢、簡報的設計這些東西,都只是為了把資訊順暢灌進聽眾腦袋的工具。Presentation 最核心的價值是將資訊傳遞給需要的人,在多數情況下是你的學生、同儕或同事,而不是取悅教授或學長姐這類廣義上「師長」的角色。某種程度上,我覺得這是一種不假思索地將中學的「報告」文化延伸上來產生的陋習。

另一個常見的心態,是因為害怕給 presentation 會暴露自己其實很爛,所以不想 present。如果是上百人的大場合,比如普物課或是研討會,那這個說法還可能有點道理。但在類似讀書會這種不到 20 個人,而且會長期互動的團體內,一個人的程度如何、有沒有料,從平時的談吐、反應一看便知,爛這種事是藏不住的。而且越是試圖隱藏,師長和同儕越不知道該怎麼幫你,結論是越藏只會越爛。如果你不會越藏越爛,就代表你其實根本不需要讀書會這種互相幫助的機制。

而更進一步的說,如果你是一個想要往學術研究發展的人,磨練如何有效地在 presentation 中傳遞資訊是至關重要的一件事,因為你在 interview、group meeting、conference、defense 這些場合全部都會需要它。在類似讀書會這種搞砸了也不會被噴、被當、被嘲笑的場合,你更應該主動把握機會練習。這也是讀書會這種團體最重要的存在意義之一。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