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天文社講課紀錄

是說上學期末,我們在討論這學期讀書會哪些人要負責什麼主題的時候,我選擇認領系外行星,原因是這是我這些年少數沒有講過的主題。

但說實話,其實我早就忘記自己以前到底講過什麼了,只是感覺「似乎沒有」講過系外行星而已。好在去年死命整理了讀書會五年多以來的活動紀錄,剛好可以用來考古一下。結果如下:

2018.10.25 Celestial Mechanisms
2018.11.21 太空望遠鏡(穹頂上的天文台)
2019.03.13 恆星演化(穹頂上的煉金爐)
2019.05.13 Python: Image Processing
2019.10.01 The Cosmic Distance Scale
2019.10.08 Gravity
2019.10.29 Special Relativity I
2019.11.06 木星探測(飛掠行星之王)
2020.03.10 Stars I
2020.03.31 Dust
2020.04.21 Python: Errors
2020.04.22 宇宙論
2020.11.24 Interstellar medium
2020.12.22 Dust Evolution
2021.04.06 Python and Linux
2021.04.27 Galaxy Formation (Theory)
2021.05.04 Galaxy Formation (Observation)
2021.05.11 Seminar: Lin et al. (2021)
2021.11.02 Special and General Relativity
2021.11.09 Cosmological Models
2021.11.16 Discussion: Astro2020
2021.12.21 Some recent news in astrophysics
2021.12.28 Astrophysical Black Holes
2022.02.22 Radiative Transfer
2022.06.14 How does ISM model affect galaxy SEDs?
2022.06.21 Physical principles in observational astronomy
2022.07.12 Seminar: AGN bubbles with Lynx
2022.10.04 Observation I
2022.11.29 Orbital mechanics
2023.02.23 Seminar: Scientific Presentation
2023.05.18 Seminar: AGN feedback in galaxy clusters
2023.05.02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
2023.05.23 Exoplanet

所以確實,我是觀測、理論、儀器、程式、宇宙、星系、ISM、恆星通通都講過至少一次。真的「在天文上很重要但是我沒講過」的大概只有恆星形成跟無線電觀測,尤其是干涉儀的部分,主要是清大做 ALMA 的人很多,通常都找得到更好的人選來講。但現在想想,確實應該找個機會來講這個主題。

這些題目有些是啃老本,比如跟 ISM、AGN 相關的都是跟我的研究主題直接相關,投影片都互相抄來抄去。但有些主題,比如觀測、系外行星、相對論、宇宙學這些東西,都是為了講這些主題而開發的課程。而想要開發出一堂邏輯脈絡連續清晰、涵蓋範圍完整的課程,本質上就要求你對這個主題有深入的理解。

因此負責教授一個課程,其實就是在逼迫自己去深入、批判性的學習這個主題。在多方蒐集資料的過程中,你應當試圖去了解不同的授課者們,各自擁有哪些背景、資源,以及面對哪些限制,才讓它們以不同方式切入同個主題。也往往是在準備課程的過程中,你才會發現你以為自己理解的觀念,其實往往衝滿疑點與漏洞。

個人覺得練習這些思考模式,其實對做學術研究很有幫助。不僅是因為你對這個領域的理解更深入、有更好的物理直覺,更是因為在天文這種複雜性高、牽涉到非常多種物理機制與研究方法的領域,沒有幾個人真的可以一人精通所有的東西。但你想要跟其他人互助合作,就需要能(至少是綜觀性的)站在合作者的立場思考才行。另外授課需要的風格雖然跟寫論文不太一樣,但很多深層概念(比如怎麼建立一個邏輯連貫的論述之類的)其實是相通的。

廢話這麼多,總之我覺得這些年,這些課沒有白講。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