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淺淺淺談開放取用

前兩天收到一封 Nature 系列期刊編輯的廣告信,基本上就是在說我們有個期刊叫做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Ap&SS),大意就是說根據你以前的投稿紀錄,你可能有興趣投投看這樣。

重點是,在介紹這個期刊的時候,他特別強調了近期有許多期刊都改成了「全開放取用 Open Access, OA」期刊,而 Ap&SS 還有保留傳統的訂閱制(精確的說是 Hybrid),並以此為賣點。不知道學術期刊運作原理的人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不是開放取用」這種感覺像道德低點的特色,會被拿出來當作亮點宣傳?

原因是開放取用雖然能促進公共利益,但是以 OA 的形式發表論文時,作者往往會被收取比以訂閱制(非 OA)發表時更高的費用。甚至在一些期刊,非 OA 的傳統發表方式是不收錢的。但以 OA 發表,期刊就會向作者收取動輒數萬台幣以上的稿費。從期刊的立場,開放取用讓文章可以免費給任何人閱覽,那這個損失的錢就得從作者身上拿回來。

而近年來,越來越多期刊正在朝「全開放取用」的方向轉型,也就是整本期刊都會變成可以免費看(比如 AAS 系列、MNRAS)。如此雖然降低了接觸科學的門檻,但同時也就增加了論文作者的經濟負擔。對資源豐富的教授們也許還好,但對本就很苦逼的博士後研究人員可能就很有感了。也因此,Ap&SS 在向科學工作者宣傳時,才會以這個為賣點。

在天文(以及理論物理、數學、電腦科學等)跟其他理工領域不一樣的一點是,我們在正式發布期刊論文之前,往往就會先把論文(的完成度很高的草稿)內容上傳到所謂的「預印本網站」,最著名的例子就是 arXiv。這導致在這些領域中,其實八成以上的論文都是可以免費找到的,無論它在期刊是以什麼模式發表。從這點看,在這些領域的期刊以 OA 的方式發表期刊論文,其實沒有顯著的降低公眾接觸科學的門檻,因為門檻本來就很低。

因此期刊的開放與否,是老生常談的兩難問題。定性上的看,期刊為保障專業且無廣告的文獻服務,所以在 OA 模式下勢必要找出額外的方法生錢;論文作者自費以 OA 形式發表文章,某種程度上也是付多點錢增加曝光度;大眾看似最大獲益者,但非 OA 的期刊訂閱費多由學校或機構出錢,OA 的則是由研究者的預算出錢。這些錢哪裡來?其實都是源自公眾的稅金。所以想衡量開放取用究竟是好是壞,或是效果如何,勢必得定量地討論如「期刊出版商是否謀取暴利」、「OA 帶來的實際成效」等等問題,不是隨便抓兩個論點就可以蓋棺定論的,有很多水很深的細節。

再往下我就懶得查了,但大家可以看看幾年前科月上一篇文章的討論。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