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天文物理讀書會

搞了五年讀書會,終於等到這麼一天,成員的實力和人脈,強到「可以開的課」塞不進一週一次的行事曆裡了,真是可喜可賀。

個人覺得學生讀書會這種東西,在高等教育過程中是可以起到非常大的效果的,或至少在我的領域是如此。

一般自然科學的學習模式,是前期以上課方式進行知識的灌輸(比如普物普化微積分這種東西),後期以加入實驗室跟著指導老師(教授或博後等)學習某個特定小領域的專業內容(通常在知識體系之外,還有行業現況、共識、默契、技術等)。

但前者容易承襲或陷入升學導向學習模式的窠臼(被當的壓力、追求高分而非理解、背答案刷考古等);後者雖然深入但往往也狹隘(尤其在碩班這種短短兩年的制度下),大小實驗室也往往有各自的問題(利益、權力關係等),很多時候碩班和專題生也都是老闆說什麼就做什麼,缺乏真正意義上討論的過程。

我認為一個健康的自發性學生讀書會,能夠很好的彌補這些制度問題產生的學習空缺。第一,讀書會不會當人,能讓你在沒有現實壓力的情況下學習;第二,成員間的平輩關係有利消弭隔閡,能讓你提前練習跟同儕、同事討論的正確方式;第三,互相導讀一方面可以迫使自己重新審視和重組腦內的知識體系,更能訓練發表和論述能力;最後,除了知識外,更寶貴的是人脈的建立。這也就呼應我最前面提到的,如果你從大學前期就開始建立讀書會,那這些一起參與,且在時間的淘選後留下的人,就會在各個你有興趣、卻沒有機會涉足的領域變得越來越強。而他們變強,就可以反過來以最高的效率去教你這些領域的內容。因為在長年的相處中,他們對你知道甚麼、不知道甚麼瞭若指掌,能夠自然而然的針對你的需求,最佳化講解的方式。

當然,所謂「健康的自發性學生讀書會」這種東西建立起來是相當不容易的。基本上經營天文社會遇到哪些問題,經營讀書會都會遇到,包括出席率、留存率、成員實力、風氣等等。社團這種東西,一般都會具備一些培養革命情感,並在最後一次釋放感情以建立成就感的要素。比如體育性、音樂性社團會有的比賽,或是高中天文社常用的成發,又或者是大學天文社上山觀測、辦營隊什麼的。有了成就、革命、歸屬感,組織才能延續,才能傳承。而讀書會?嘿,恭喜,問就是都沒有。

但個人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一般大學生對讀書會,尤其是只關注知識而不在乎課業、無法將耗費的時間和精力短期內變現的讀書會,根本就沒有概念,或者看不出這種東西的價值。因此如何不說教、不拐騙、不搞浮誇的表演,用實際行動和示範,在新生腦中建立能夠撐起這種讀書會需要的知識、技能和價值觀,才是最困難的事。這麼仔細一想,從一般人的觀點來看,我定義的「健康的自發性學生讀書會」應該是潔癖般帶有濃厚理想主義色彩的吧。

嘿,可是我哪個副業不是咧。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