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物語系列的推坑影片

也許是趁著本季《撫物語》正在放送的機會,前天井川一上傳了一支介紹《物語系列》的影片(見文末),我覺得整體來說講得蠻不錯的,大家如果想初步認識這部作品的話可以看看。

根據我的書籤記錄,我第一次接觸物語系列應該是初升高一的 2015 年末,因為它的書籤排序就在一拳超人第一季的後面。第一次看的時候,我只覺得這是個好作品。而之後每一次重看,都讓我對物語系列的喜愛更上一層樓。

因此,如很多人可能知道的,從高中到現在我一直試圖推坑更多朋友接觸這部作品。然而,物語系列天生有著極高的推坑門檻。一方面,對於 2020s 的人來說,它就跟 Fate 系列一樣因為作品數量繁多讓人望之卻步;二方面,它大量的 Fan Service、日本文化 neta、日文文字遊戲等,在圈外人看來彷彿散發難以靠近的濃濃宅氣;第三,也許也是最關鍵的一點,在於它幾乎不符合任何大眾既定印象中的作品類型,貼不上讓人一目了然的標籤。

比如我要推 Fate/Zero,我會說有絢麗的戰鬥、緊湊的劇情、宏大的世界觀設定;要推冰菓,我會說有日常推理,以及清新中帶著苦澀的青春校園;我要推葬送的芙莉蓮,我會說在慢節奏的故事中有細膩的情感表達,但戰鬥場面也毫不遜色。但對於物語,我沒有辦法簡短地以多數人腦海中既有的概念,抓住作品的精隨。它可以貼上戀愛、校園、青春、推理、神怪、福利、垃圾話......各式標籤。但當你任意組合這些標籤,並將它們端到新人面前時,又會覺得物語系列遠不止於此。




回到井川一的影片。

如果你問十個物語廚「物語系列是部怎樣的作品?」,大概會得到十一種不同的答案。所以雖然我開頭說這部影片值得一看,但可想而知身為九年物語廚的我,在細節上也不盡然同意井川一的描述方式。比如我覺得在缺乏前後脈絡的情況下,直接在影片中引用作品中的名句們,效果感覺不是很好。但當然,交給我來寫應該也不會比較好。

但是我覺得井川一以《青春豬頭少年》為例類比物語的整體架構這點,可謂十分精準且切合時代。雖然敘事風格天差地別,物語系列多數的故事都是男主角在幫助身邊的人解決各式的心理問題:父母離異的創傷、過度捨己為人的執著、追尋完美與正確而失去人性、偽物的價值、對未來的迷惘、求而不得的愛情、需要幫助卻無法開口......等等。而故事中的各種神怪人物與現象,或者以物語的用詞:怪異,往往就是這些心理問題的具象表現,就像青春豬頭少年中的各種青春期症候群一樣。很慚愧啊!這兩個作品我都看過,但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連結在一起。

井川一提的的另一個觀點我也相當認同。相比起多數時候歡樂的基調,物語故事的核心往往是帶有幾分消極與惆悵的,而且越到後期越是如此。比如動畫第二季的傾物語、鬼物語、囮物語,以及我之前有寫過的結物語(目前動畫進度尚未抵達,但本次動畫應該會做到)。但即便面對殘酷的現實,西尾維新筆下的角色們仍會找到繼續前進的方向。

現在想想,這或許也是我會一開始就喜歡物語系列的原因之一。這些不完美的故事,打動了高中時厭倦少年作品中「愛 + 友情 + 努力 = 勝利」這老套方程式的我。雖然這帶有幾分當年的中二色彩,但直到現在我都認為,在直面現實的殘酷之後仍選擇正面看待世界,才是真正的樂觀。




說回現在正在放送的《撫物語》。

如我之前在〈【觀後感】物語系列:千石撫子〉〈【觀後感】死物語(下)〉中紀錄過的,在很長一段時間(尤其在囮物語之後)中,我其實是不太喜歡千石撫子這個角色的。原因是我看不懂這個角色的行事邏輯,總覺得她的很多行為都像個小孩般無理取鬧。

但你現在問我的話,我會說千石撫子也許還不是最喜歡,但絕對是我最期待後續故事的角色。而這個印象的轉捩點,就發生在《撫物語》的最後:藉由收回四個式神,讓千石撫子誠實面對過去,並踏向未來,因此我對這季動畫一直抱有相當高的期待。

如果你有興趣入坑但還沒有動作,或者是看了之前一部分但是沒有看完,現在是跟上進度的好的機會。雖然說大概有一百集動畫 + 三部劇場版的量要補,但各位大可先去看《化物語》的前兩集,如果電波對不上,那就算了,這本來就不是每個人都會喜歡的作品XD。但如果你喜歡這種風格,你就會一路看下去,然後發現這是個非常值得深挖的坑。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