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物理年會、台灣與 GMT

這次物理年會琳瑯滿目的演講中,王祥宇研究員的「Giant Magellan Telescope: The next generation optical facility for Taiwanese astronomers」應該是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一場。這個演講的主題,是為台下的我們介紹下一代旗艦級地面望遠鏡之一的「巨型麥哲倫望遠鏡 GMT」,同時宣告從今年開始,中研院天文所將代表台灣將成為 GMT 的第 14 個合作機構。

眾所周知,更大、更強的望遠鏡是天文研究前進的核心動力之一。目前在地面望遠鏡這個領域,頂配的標準正從現役的十米級(~ 1990 年代建成),走向三十米級(~ 2030 年代建成)的路上。這場軍備競賽有三個參賽者,一個是歐洲主導的 EELT,另外兩個是美國主導的 TMT 與 GMT。這些所謂的三十米級望遠鏡們,結合巨大的主鏡、次世代調適光學與儀器,將會在 2030 年代於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大幅推進天文觀測的靈敏度(sensitivity,也就是能看得多暗)與解析度(顯著強於現役的太空望遠鏡們)。

然而這種旗艦級工程,需要的投資規模不是單獨一個國家或機構所能負擔,因此無論是哪個計劃,需要國際夥伴的合作。而根據出力多寡,合作夥伴在望遠鏡建成之後能優先分到觀測時間。中研院天文所在過去十多年中,一直有在關注三個團隊的發展狀況,現在算是在幾經衡量後,終於決定正式下注以 ALMA 等級的投資,取得十年後使用世界頂級光學觀測設備的權利。

而這場演講之所以特別,主要有兩個方向。

首先是因為在光學觀測這塊,台灣對國際旗艦級計畫的系統性參與本來就比較少。尤其是清大,幾乎可以說沒人在做光學觀測XD。因此在年會上聽到一個廣告光學望遠鏡本身的演講,就已經算是相當新奇的事。你也可以充分的體會到,打造一座旗艦級的天文台,需要考慮的不只形而上的科學能力與價值,更要一路到軟體、光學、結構、土木等各領域的垂直整合。

另外一點是「物理年會」這個場合,究其根本,是為了提供一個社群定期打破時空隔閡,從而當面交流的動機、途徑與平台。從理想主義的觀點看,平常你要是衝進研究室問同學在做什麼,肯定會被當神經病。但在年會的壁報展這種場合,就可以盡情揮灑好奇;從現實的觀點來說,無論對老師或學生,年會都是廣告自己的研究成果,讓長時間的投資兌現的機會。所以在年會上,多數演講的內容都是演講者自己最近一兩年的研究成果。王祥宇研究員的這場演講第一個不同之處,就在於他不是在講這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老師的 group 所做的科學成果,而是國科會/中研院天文所等一海票人的戰略規劃。這種大規模,目標明確的合作計畫,在圈內也算是比較少見的。

演講當下我在想,不知道 2000 年代中期,台灣決定重點投資 ALMA 的時候,是不是也曾有這樣的演講,台下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感覺。在我們這代人看來,ALMA 從我們懂事(指擁有高中以上的數物能力)以來就是理所當然的存在。沒有體驗過上一代的儀器用起來如何,也沒有走過這段「大計畫漸漸成真」的過程。

行文至此也不知道要下什麼結論,總之就是蠻有趣的吧。

Image credit: Giant Magellan Telescope – GMTO Corporation.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