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不是所有中英夾雜的人都該被討厭

剛剛被 FB 演算法推薦,又看了一次哈哈台之前採訪竹中和實驗生誰才是新竹第一志願的影片。


啊不過我沒有要戰校,請大家不要太期待。

我想講的其實是我在留言區看到,有人批評採訪中某位受訪人講話很卡,又時不時烙兩句英文很討厭這件事。雖然該則留言底下馬上就有人反應受訪者是雙語部的同學,但我覺得這點其實蠻值得好好跟大家澄清一下的。

確實,一句話裡面中英夾雜容易增加多數人理解上的難度。聽到那種為了強調自己的優越,而故意打腫臉充胖子烙英文的人,也真的很容易讓人血壓升高。 但必須要強調的是,很多說話中英夾雜的人,包括我自己,其實根本沒有想彰顯什麼優越感(說實話中英夾雜真的不是塑造優越感的好方法),而且很多時候自己也深受其擾。說話中英夾雜,很多時候單純只是因為我們在腦海中構思語句的時候就是中英夾雜的。

會這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很多詞彙我壓根就不知道其對應的中文是什麼。在天文所,我上課是英文、筆記是英文、作業是英文、報告是英文、Meeting 也是英文,還有很多外國老師和外國學生。基本上撇開跟台灣人日常生活閒聊的部分,就是個全英語環境。我們腦內的資料庫和思考方式,就是由英文打造得。因此很多比較深的天文知識,乃至於自己做的研究內容,我根本就不知道它對應的中文詞彙是什麼,很多時候甚至完全沒有對應的中文字。即使有(比如去國家教育研究院的雙語專有名詞網查),那些詞也往往聽起來有夠奇怪,不只沒人在講,講了也不會真的幫助聽眾理解。

另一個就是人腦在組織句子時,能夠根據當下正在使用的語言,選擇正確的連接詞等來組成句子的架構。但在填入真正有意義的關鍵詞彙時,卻似乎並不在乎塞進來的概念各自是以什麼語言表示的。也因此常常要等到句子已經幾乎脫口而出,才會發現裡面的詞彙語言並不一致。但在快節奏對話的當下,又往往難以找到完美的替代品,造成時不時的卡頓。(註:我並不是什麼語言學家,也對大腦沒啥研究啦,大家最好別對這個想法太認真,但我覺得是個還不錯的模型。)

總而言之,很多時候說話中英夾雜的人,其實並不是有意為之,而往往是受長期的教育過程與生活環境所影響。在全球化程度高的領域,如跨國商管、資電、基礎科學等領域尤其明顯。我們這種「偽留學生」尚且如此,那些真正在國外生活過很長時間的人,面對的挑戰就更是艱難。你可以不喜歡這種說話方式,但隨隨便便就把別人當成硬要面子的白痴,可能不是個好主意。


謝謝同學補充,這個現象在社會語言學似乎被稱作 code switching(?)。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