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我們被工具寵壞了嗎?

兩個有趣的點。

第一當然是 3B1B 的又一部精采影片,展示了各種防疫措施(隔離、衛生習慣、社會距離、旅行禁令、出入公共場所等等)如何影響疾病的傳播。頻道的視覺化功力也是一如既往地無可挑剔。

另一個有趣的點是,看完影片的模擬之後我覺得:
其實感覺寫個程式跑這個模擬好像也不是很難。
當然,要像 3B1B 一樣製作這麼精美的動畫我是辦不到的,但是若只想跑 SIR model 的模擬,隨便找個有興趣的大學生,給他兩個禮拜學一點 Python 的 Numpy 和 Matplotlib 就能寫出來。

這讓我想到幾週前的一場討論:

客曰:「
深切的覺得現代雖然工具越強,可以用的方法越多,但思維反而越來越來不靈敏。靈光一閃越來越少,只會玩工具,弄抽象的符號,堆砌東西;或是只會像猴子一樣機械性的操作,作一些流水線的東西。
有時覺得太方便反而不太好,在以前的時候也許受到許多限制,知識無法像現在這樣唾手可得。而天才把加諸在身上的枷鎖改造成威力強大的寶劍,然後優雅的跳著劍舞。然後現在我們身上枷鎖幾乎都沒有了,我們只是在拿著以前那些威力強大的寶劍,像智障一樣亂揮,然後覺得自己很厲害。」

我說:「退幾步來說,我覺得這種現象是必然的。工具的累積會讓人類能夠處理的問題數量快速成長。」

客曰:「但我覺得對於接近真理來說,那些都不是什麼重要的工作。而且真正關鍵的問題是,有了這些方便的工具之後,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能更差,因為我們現在都被慣壞了。」

我說:「
你這種思維就跟那些手排車信仰者差不多XD。手排車的信仰者也會認為自排駕駛都被慣壞了,但是給定一樣的大腦能力,自排車駕駛更能夠將注意力放在規劃路線、掌握車況、天氣、播音樂等等其他的事情,整體來說會讓旅程更舒適。
我認為科學也是一樣,強大的工具讓處理問題的門檻更低,我們才有更多的腦資源去思考『什麼才是好問題』。誠然,重大的數學突破毋庸置疑是偉大的,但從「理解自然」的觀點來看,不一定只有揭示更本質的東西才有科學價值。對現象建立模型並且解釋預測也同樣重要。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因為有人『用』那些重大的數學突破建立模型,才更使得那些數學突破顯得重要。」

隨著工具的進步,現代人「能夠處理的問題」要遠比前輩們多得多。確實,由於工具的進步,我們對一些基礎技能的熟練度可能不比前輩,但這不代表我們被這些工具給寵壞了。畢竟人的腦力與時間皆有限,不可能要求自己對所有事情都以第一性原理來理解。我們只是將「使用工具」所省下的時間,拿去思考更重要、更有科學價值的問題。而工具進步帶來的門檻降低,也讓更多人更容易的投身科學研究,即使這些研究在數學上、或是對我們理解自然的本質不是突破性的進展,也不代表它們沒有價值。科學的發展本來就是這些小小的成果堆積而成。

留言

  1. 工具本來就是創造出來給大家用的,
    由那些開拓者創造出來的。

    工具變得越來越容易使用,
    越來越多人懂得使用更好的工具時,
    看起來人類的確變得只是在玩工具。
    但最前面那些開拓者還在努力地
    腦洞人類的下一個工具、下一個時代。
    人類沒有變遲鈍,
    是本來就遲鈍的人們進到我們的視野裡。

    包括我啦。
    我連py的作業都打不出來,
    還在這邊打這個ㄏㄏ

    回覆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