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成長中的科普者困境

你會成長,但是你的讀者不會。

我覺得這是成長中的科普工作者想要將知識傳達給普羅大眾時,往往會遭遇的問題。隨著自己不斷前進,我們會漸漸忘掉自己還是個普通人的時候到底知道甚麼、不知道甚麼,還有到底怎麼想事情。尤其如果你從小就不是個正常人,這個情況會更加嚴重。

很多時候,決定你是否能夠被稱某個領域的從業者的標準,除了該有的專業知識外(這當然是重要的基礎),同樣重要的是你有沒有融入該領域的「典範」中,也就是你是否能夠適應與理解那個領域的思考方式。但是當你在一個領域待得越久、越是鑽研、越是接受了典範的同時,大腦的思考方式就離一般人越遙遠。

對科普工作者而言,我們總是希望將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有意義的知識分享給他人。這種分享的本質,即是希望藉由文字,讓讀者體會到自己理解一項知識時的喜悅。

但隨著自己不斷成長,想要對大眾分享這種喜悅時需要交代的背景知識就越來越多,尋找適當的比喻也會越來越困難。尤其物理和數學這種高度抽象的學科,很多東西根本不存在可以比喻的東西;很多東西,沒有補足適當的基礎幾乎不可能理解。

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前幾個月我看到 ESO 的星系自轉的影片(有些人可能有印象,兩個一樣大的藍色星系轉速不一樣那部),其中自轉速度的差異,源自早期宇宙暗物質暈的密度較低。看完影片後的我馬上就想寫一篇短文分享,卻發現想要讓讀者真正領略這個現象的有趣之處,無可避免的需要相當大量的 LCDM 模型與星系天文學的知識。想要在一篇也許只有幾百或是幾千字的短文中確實的交代這些背景知識實在難如登天。

而這也是我覺得科普重要的原因。在寫科普的過程中,必須強迫自己回憶一般人的思維模式與知識架構,才有辦法置身處地的寫出一篇優秀的、讀者看得懂科普文章。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向社會大眾分享了知識,同時也確保自己不會因為過度鑽研而陷入了只屬於學術界的小圈圈,與社會大眾的思考方式脫節。越早開始寫,跨越這份鴻溝所需的痛苦就越少。

所以,各位同學與學弟妹,你們欠的稿甚麼時候才要交呢?:)

留言

  1. 我的經驗是:一般閱聽人注重現象與結果,理解多半靠感覺。
    這也是為什麼兒童讀物有很多生物、氣象跟實驗,一般讀物很多經濟、生活經驗、心理活動等。
    分享知識的初衷,並不能讓轉化成受眾的共感。國中小的教材的寫法值得參考,如何在不影響太多細節的同時讓知識容易被接受。
    我的經驗而已啦還好,我這麼爛

    回覆刪除
    回覆
    1. 居然不能打注音== 呵呵變成還好了

      刪除
    2. 我甚至是沒發現有人留言......
      Google是不是不會提醒啊。

      刪除

張貼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