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關於學術演講的訣竅?

前陣子去高雄中山大學參加了 2023 天文年會期間,為了避免忘記,在幾乎零文字配合的情況下發了蠻多意義不明的照片。現在好不容易口試過了,終於算是有點時間可以來還點債。

先來講點故事。大三以來參加的各次研討會中,我大部分都是報 poster 為主。一部分是自己的選擇,比如不希望時間被卡住,或是單純想偷懶之類的。另一部份是因為有時候(像物理年會)投稿的人多,一般 oral 的時間都會留給博後等級的講者,大學生碩士生即使報名的時候選 oral,最後仍有很高的可能性會轉成 poster。印象中大四開始就有一兩次這種經驗。

所以去年,在報了好幾年的 poster 之後,我終於是在 2022 天文年會成功報名了 oral presentation。原本以為終於要有 oral 初體驗了,結果年會前十天確診 COVID。彼時防疫規定尚嚴,中了就要在家裡關一個禮拜,然後再七天勿出入人多場所,所以我的中正鳳梨田之旅直接泡湯,oral 也就跟著沒了。

好在一年後,我再度成功報名今年天文年會的 oral presentation,而且有正常走完整個流程,還拿到了今年的最佳口頭報告獎。再加上前兩次物理年會的 poster 也有得獎,所以我想也許可以趁著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對這種研討會學術發表(oral/poster)的一點心得。

怎麼在研討會的學術發表上取得好成績呢?
個人最想傳達的核心觀念是:

「不要以得獎為目的去準備你的演講或海報。」

這個看似反凡直覺的建議源自幾項事實。

首先,研討會的評分是一個高度非線性的機制。即使排除黑箱操作、政治協商這種事、讓所有評分委員都公正客觀的憑良心評分依然如此。因為一個「好的演講」可能有幾項公認的指標,比如口條是否流暢度、邏輯是否清晰、簡報是否易讀、應答是否從容等等。但每個評審委員心中,對這些指標的相對權重都不一樣。

更有甚者,當參賽者努力雕琢自己,想要呈現出「非常好的演講」時,每個指標還會再產生分歧。比如文字大,有人會覺得清楚明瞭有人會覺得冗;顏色多,有人會覺得賞心悅目有人會覺得花。而參賽者們事前是不能、也不應該知道評審的口味的。在這樣的前提下,如果你是為了得獎而反覆雕琢你的演講,很可能最終會發現這些努力幾乎完全付諸東流。舉例來說,你可能為了得獎而反覆雕琢用詞、背稿並重複練習數十次,但最後評審沒給高分的原因,也許只是因為你投影片的字對近視的他太小了。

除此之外,研究題目本身其實很大程度的決定了「把這個研究變成一場好演講」的難度。人類講故事是有幾個常見套路的,但不是所有有科學意義的題目,都容易塞入這些套路中。像這次我的題目(odd radio circles),由於議題新穎、脈絡簡單,相對容易講出一個多數人都聽得懂的故事;但如果是一個更雜的題目,比如大計畫底下的 pipeline 設計、挖 archive 資料做出的統計結果、或是儀器性能的量測等等,那要講出一個好故事的難度會大幅上升。

而上述兩點的共通點是,這些因素都不是作為參賽者的學生能夠控制的。評審的喜好沒有對錯,而且理應保密;而對多數碩博士生,研究題目往往來自老闆,而不是(或至少不全然是)自己的選擇。所以除非你就是各方面都碾壓全場的存在,不然為了得獎而精細雕琢一場演講,是一件相當高風險低回報的、一種不健康的追求。或者一言以蔽之,是典型的內卷。

既然如此,那我們是否應該為了避免內卷,而不去最佳化我們的演講呢?顯然不是的。我們仍應該盡力去追求更完美的演講,但理由不是為了得獎,而是任何 oral 或 poster 的初衷 —— 將你的科學成果和故事,更有效地分享給更多的人。讓他們理解你做了什麼、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結果代表的意義。那些獎,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順便拿到的、稍微更具體的肯定而已。

準備一場好的 Poster/Oral 固然有其技巧,比如你要對自己的結果滾瓜爛熟,要有流利的英文、精美的投影片、節奏、手勢、抑揚頓挫……等,但最根本價值、最核心的目的,是你與聽眾之間的共鳴。前面這些,只不過是達成這個目的的常見手段而已。聽眾發亮的眼睛,以及後續激起的討論和更多的可能性,才是我們應該努力追求的目標。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