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小丑竟是我自己,為甚麼 Elon 受歡迎

不知道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在看到生活中看似不合理的設計、不夠有效的事物時,總會試圖去思考該如何改進。這應該算是理工人的天性吧,總是想用邏輯、知識與技術讓世界變得更好。但其實再深入地想想後就會發現,很多你以為能夠改善事情的做法,要嘛早就有人試過了行不通,要嘛其實就是現在已經在被使用的其他東西,只是自己之前沒有把它們聯想在一起而已。就像這部影片中的觀點,Boring Company 的地底隧道計畫,某種程度上就是「有蓋捷運的規格和成本,卻只有汽車+道路的運輸能力」。

先澄清一下,自從幾年前玩了 City Skylines 之後我,就很深刻的認知到自己對大眾運輸與交通的認識之淺薄,是無法讓我單從這個影片判斷 Elon 的 Boring Company 和地下車車隧道到底是不是個好主意的。嚴格說來,Elon 的計畫可能不如影片所述那般,但各位應該大概可以明白我想傳達的意思。於是久了就會發現,世界之所以是今天這個樣子,其實背後往往有著更深層的、無法一眼望穿的原因。常常想到後來,發現小丑竟是我自己。

話說回來,前陣子似乎有看到一篇文章(印象已經十分模糊了),談一些小時候對於工程師、科學家的想像和現實的差異。其中有提到,我們從小吸收的故事、讀物中告訴我們的,往往是那些百年前的奇才、某些領域的開創者所締造的傳說。但是到了現代,這些領域早已不是當年的樣子,有足夠的資源投入,有足夠的時間發展成熟之後,其運作方式往往已經跟我們在故事中讀到的時代已大為不同。而現代還能夠被符合我們對於「發明家/科學家」那種「自在發明的天才」的想像的人,實在是屈指可數,而 Elon 可能就是當世最接近這個形象的存在 ── 搞出多個影響世界的發明的偉業,再加上狂放不羈、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個性,才使得他廣受全世界科技愛好者的支持。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