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It's okay to FAIL exams

Sixty Symbols 最近發了兩部影片,一部講大學學術排名,一部講學術路上的挫折,後者的標題是「It's okay to FAIL exams 」。

採訪對象是諾丁漢大學的 Prof. Philip Moriarty,影片大概的內容,是在講 Moriarty 大學期間因為樂團玩太兇搞砸學業,使他在反省後大幅調整態度和時間分配,基本重讀了大三,最後低空飛過申請博班的成績標準的故事。

這部影片很多地方都讓我很有共鳴。最近兩三年才認識的我的人可能不知道,我雖然碩士班成績不錯,但在大學期間的成績,尤其是物理系的主科們可謂十分慘淡。所以每次有學弟妹在說自己成績如何如何,對自己在物理系的未來感到絕望或是無奈的時候,我都會說:

嘿!我可是大一微積分一二都被死當,八成必修都在 B 以下,應用數學二修了兩次(而且還在期中考拿過零分),量子物理二修了三次(差點葬送掉碩士班),甚至連通識課都被當掉過的人。但即使如此,我還是能繼續在物理的路上走下去。

當然,能不要被當就不要被當,能拿好的成績就拿好的成績,我這一路上也沒少因為成績差吃虧。所以這種話,往往不會在學期中成績尚未確定、學生還有努力機會的時候講。但是很多人確實需要在學期結束、認知到悲慘的事實之後,有一人告訴他們:被當掉一科兩科,真的不是什麼世界末日,你的物理生涯不必然會就此葬送 ── 如果你還愛著物理的話。




幾個其他值得一提的點:

首先是 Moriarty 強調,在他這種情況中,想要從這類挫折中重新站起,你需要坦承的接受這是你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外在因素(比如考卷出太難、課程不該是這樣等等)。

To the first order 我當然是同意的,除非外在條件顯而易見地不合理,不然承認問題出在自己身上「通常」是個良性的歸因。承認失敗、克服問題帶來的進步有長遠的效益。但與此同時,近年來(雖然不知道採樣偏差有多嚴重)我們常聽到的,往往是過度將失敗的責任攬到自己身上,導致身心狀況出問題的案例。不知道之中有多少是時代(Moriarty 是 1990 年代初的大學生)的差異,有多少是地區性(英國 vs 台灣)的差異。

另一個是 Moriarty 提到在搞砸了學業、要多讀一年之後,當下他的世界彷彿分崩離析:我愛物理,但我搞砸了,那我現在要怎麼辦?但主持人聽了之後反問說:嘿!但這聽起來其實也沒有那麼糟糕。對,你是浪費了一年,但幾十年後回頭看,那並不是什麼大事對吧?

我覺得這也是很多台灣大學生面臨的狀況:過度看中學業上的失敗,而忽略了人在成績之外擁有的多元價值,以及人生的漫長。在高中或是大學前期,每個人都在順著精心設計的教育體系,以數個月的時間尺度快速成長。但在大學後期和研究所階段,當人們不再有一個清晰明確的目標,可以在同一條跑道上競速時,進度的快慢很難簡單的量化比較。至少就我目光所及的學術研究領域,多一年、少一年,其實很難看出有多大的差別。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