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為什麼我們不曾學過數學史?

沒了繁重的作業與考試,暑假是專心做專題的好時間。不過也因此,最近文章產量實在不怎麼樣,常常一想動筆,打幾個字就覺得好像該回去讀論文之類的(不過很可能實際上最後是去打Surviv或WorldWideCombos)。無論如何,還是決定先放下手邊的事情,寫寫最近的一些想法。

最近有兩段有趣的談話,一個是我和C同學發現,大眾對於天文的認知,與天文學家實際在做的事情的差距,可能地科其他領域(比如海洋、大氣、地質等)要更大。這點從科月編輯給我們的邀稿題目建議中可看出一些蛛絲馬跡。對於大氣,編輯會想到天氣預報;對於地質,編輯會想到各種石頭;但對於天文,編輯提出的題目是火星衝、星星的運動、二十四節氣等等,與現代的天文學家做的事相差十萬八千里。當然,大眾認知與專業領域的差異每個領域都有,但在海天地氣中,天文感覺特別嚴重。

隔了幾天,在和家人E聊天的時候突然發現,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對科學史的著墨很多,從古希臘的阿基米德,科學革命的哥白尼、伽利略、牛頓,近代的馬克士威、愛因斯坦等等。但數學呢?仔細一想還真的幾乎完全沒有提到。高中以前的數學教育像是一片片拼圖,彼此看不清有什麼深刻的連結,而全部學完之後——阿......好像還是沒什麼連結,感覺就像是在老師的指令下拼完了拼圖,卻不知道自己在拼什麼。雖然以我這個高中數學很爛(喔對了,跟身旁的人比,現在還是數學很爛)的人來說沒什麼說服力,但我確實覺得高中數學只是在學習一個一個的工具,而沒有一個完整的脈絡串起它們。相反的,在物理、化學與生物教材中,我們都可以或多或少的找到這些「故事」。然而數學絕非沒有故事,即使是造詣淺薄的我,也在書籍、影片或是教授們的課堂上聽過許多精彩的數學故事(不過,我大概沒有能力複述他們的話)。那為什麼數學會有如此的差別待遇呢?

很多人的直覺可能是「社會對數學的漠視」、「國家投注在數學教育的資源不足」之類的。這些當然值得討論,但在我看來更根本的原因,牽涉到科普/教育工作的本質問題:數學的理解門檻要比其他科目高得多。站在教學者的立場,我們總是試圖在知識體系中尋找一些特定的標的,而後組織脈絡並將其塞入一個容易理解的模板中。這個標的,可能是經濟價值、社會貢獻、破壞力、娛樂性......諸如此類。總之,是一個讓讀者/學生能夠理解與感受的東西。如果你不懂籃球的規則,那NBA看起來就只是一堆壯漢在以奇怪的方式搶奪一顆小球而已。然而一旦理解了規則,你就能享受每場比賽中球員展現的戰術、技巧、賽局的高潮迭起。很可惜的,在多數的數學領域,無論是要找到聽眾能夠理解與共鳴的標的,或是將觀眾教育到能夠了解數學人的標的,都相當困難。結構的對稱、方程式的優雅......它們令數學人陶醉,卻也使得理解數學之美所需的門檻遠高於其他領域。

為什麼我們不曾學過數學史?教育體制、社會漠視當然是原因,但作為科普撰寫者之一,我也覺得要讓大眾理解數學的脈絡本身就是地獄難度。數學就像是理論物理、古典樂、抽象藝術或是DCS這種頂級飛行模擬器(?),有著極高的入門門檻。但一旦入坑成功,往往能帶來巨大的滿足與身為小圈圈中的人的自豪。柏拉圖的天空,絕美而難以觸及。




當然,還是有很多值得推廣的努力的。這邊隨意貼一個。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