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關於網路創作

剛考完期末,來發點東西。
最近看了兩個影片,一個是 Veritasium 講 Youtube 的創作生態,一個是泛式回顧 B 站 10 周年的發展歷程。兩者不約而同地,都提到了關於網路創作商業化的事。

泛式的影片是對 Bilibili 這個網站十年來的發展回顧,洋洋灑灑的談了很多歷史與情懷。其中提到,Up 主營利(比如接廣告等等)在 B 站也是經過了不小的爭議才被大眾所接受,因為早期大眾、甚至是創作者們自己都認為創作影片應該「用愛發電」、不要沾染銅臭味。但是「愛可以創造出非常優秀的作品,卻很難持續的、穩定的產出優秀的作品。」這句話我深感認同。

Veritasium 的影片則談到,演算法是影片流量的決定性因素。但是演算法會隨時間不斷變化,因此創作者為了自己頻道的生存,只能不斷針對新的演算法進行最佳化來保障自己的點閱。
這個現象,造成你很難成為一個真正的「Youtuber 專家」。世界上大部分的職業都具有恆定的遊戲規則,學術、工程、文學都是如此。但在 Youtube 上,演算法就是遊戲規則,相當大程度上決定頻道的成效。但不斷變化的演算法,也使得你永遠不知道現在的頻道策略,未來是否仍然適用。在這個平台上,你很難做到真正的「穩定」與「成功」(嘛,感覺這是一個蠻適合拿來勸退別人當 Youtuber 的理由)
另一個重點是,在現行的演算法下,影片的流量會隨著它的 Click Through Rate 而有指數性的爆發成長。影片的主題是否當紅、標題和縮圖是否聳動,對於影片是否會紅至關重要,因而產生了對標題與當紅議題的軍備競賽。而 Veritasium,雖然不願意,之後也會稍微傾向於製作更加符合潮流的影片內容。

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小小的網路科普寫手,我對泛式說的相當有感觸。EASY 上的文章,正如簡介上所說,是我們為分享天文與地科知識而寫。EASY 不接廣告,也沒有大到可以享有流量收益,寫這些東西不會收穫一毛的錢。我們真的只是為了分享與興趣在寫,名符其實的用愛發電。
但這樣熱情導向的創作模式真的很難長時間的維持。以我自己來說,短篇文章寫文配圖至少一兩個小時,長文還要加上查資料和排版,更是動輒五六個小時的工作時間。要在繁忙的理院課業、社團活動、紓壓放鬆、自學研究中擠出時間來發想創意、蒐集資料最終書寫成文,其實是很困難的一件事情。尤其是第一步,幾乎不可能在壓力與挫折感中完成。如果寫作成為一個全職工作,那也許以上的這些問題都能(至少暫時)得到良好的舒緩。
但讓這樣的寫成為全職工作真的是件好事嗎?Well, 至少我從 Veritasium 的情況看來並非完全如此。即使是像 Veritasium 這個歷史悠久的優良頻道,仍然會因為競爭與生存壓力而不得已和現實妥協。當興趣成為正職,在高壓下這份最初的熱情能否繼續生存下去實在令人懷疑。相比之下,現在雖然要苦苦從各種事情中擠出時間來寫作,但至少書寫的時候是自由而快樂的,卡住了也能隨時歇筆,留待時間給我們解答。就以這篇文來說,從當初看到 Veritasium 的影片而心血來潮的動筆到現在已經過了近一個半月。

總結來說,我覺得無論是我自己還是 EASY,除非有人願意大刀闊斧的披荊斬棘前行,不然暫時還是停在閒暇消遣的階段就好。畢竟如果興趣無法讓人快樂,就失去了它大半的意義了不是嗎?



留言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