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從流浪地球談我的科幻觀

今年新年華文科幻界的一件大事,是劉慈欣的中篇小說《流浪地球》被改編為電影上映,並引起熱烈反響,絕大多數評論都認為這是華文科幻電影的一大突破,個人也深以為然。不過基於政治因素,這部電影應該是不太可能在台灣上映。看來想看到電影可能還得自行努力......

簡單介紹,流浪地球敘述科學家發現太陽核欣迅速老化,即將快速膨脹為紅巨星。人類為自救,決定將整個地球作為一艘太空船駛離太陽系,展開長達 2500 年的流浪旅途駁入南門二的故事。網路上可以找到原著小說,個人基本上推薦劉慈欣的所有作品,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去找來看看。

電影一上映,流浪地球除了收到各種關於「這部電影是否改變了中國科幻?」一類的評價之外,各種技術細節的吐槽也是鋪天蓋地的襲來。後者,是我今天想談的重點。也就是技術上的不合理,對一部科幻作品到底有多大的影響。

科幻作為小說起源於 19 世紀,為反映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對社會的影響而生。根據維基百科的定義,科幻又可以依據其對細節描述的詳細度與合理度,分成硬科幻與軟科幻。比如著名的《Martian》(火星任務/絕地救援) 就是當代硬科幻的經典之作,近乎沒有可以吐槽的技術瑕疵。軟科幻則如《魔鬼終結者》等作品。而對我等理工背景的人來說,一部科幻小說的硬度和我的觀看感受呈現明顯的正相關。劉慈欣的作品在華人世界受到大量追捧,與他相對硬派的寫作風格也有很大的關係。

回到主題,那麼流浪地球是不是一部內容硬派、幾乎無瑕疵的科幻小說呢? 呵呵,差得遠呢。科學與技術硬傷都夠寫成洋洋灑灑幾千字的文章了。太陽先有巨星才有氦閃、地殼能否承受行星發動機的推力、消失的自轉會對地球產生怎樣的影響......多到說不完。小說中的這些瑕疵,當時中二的我有些看不出來,但即使今天我知道了這些問題,它仍不影響流浪地球繼續作為我心中排行頂尖的科幻作品。為甚麼?

這就要談到本人自己對科幻的定義:嚴格意義的科幻,應以科學與技術為主要的描述對象。換言之,一部科幻小說應像一個科學理論般優美,從一個具科學性的既定「假設」出發,套入真實世界的情況,嚴謹的推演出後續的劇情發展,從而形成對該「假設」的反思與想像。比如海來因的《All You Zombies》,只用了時光旅行一個假設,就可以編織出令人歎為觀止的精采故事,並啟發我們對時光旅行的思考;而像《星際大戰》這種只是引入了科學幻想元素,而不是針對一件科學技術或議題進行討論的作品,並不是我嚴格意義上的科幻電影。科幻文學的一大重要價值,就在於它描寫的不僅是人。它讓我們看見一個概念、技術或想法有可能怎樣影響這個世界。而事實上,很多數十年前只是「假設」的概念,如今已經漸漸成真。AI 的議題就是其中的經典代表。

流浪地球也許在科學上並不完美,但是其故事場面的恢弘磅礡、情節的悲壯(參見叛亂篇)和思想的深刻都相當的震撼人心。它提出了太陽將死,必須將地球推出的假設,以此為基礎推演出後續的故事。以主角作為鏡頭,讓我們一窺在這樣的環境下,地球會有甚麼樣的改變,人類個體在如此規模的工程與巨變面前又是何等渺小。這樣恢弘的想像與鉅細靡遺的描寫,正是劉慈欣的特色與魅力所在。

知乎物理 Bug 串

留言

熱門文章